課題預期成果有哪些形式
課題預期成果就是通過這項課題研究,最終所要達到的目的,或是所要解決的問題,最終以論文、著作、專利或是譯著等形式展示出來。一般在申報課題的時候都要寫一下課題預期成果的。
課題預期研究成果形式包括:調查報告、實驗報告、研究報告、論文、經驗總結、測試量表、課件、教學設計、錄像光碟等。對于中小學教師來說,調查報告、研究報告、論文、教育敘事、個案分析、典型課例等應是課題研究成果中最主要也是比較容易表現的形式。
在全國教育規劃課題對課題研究成果形式做出了規定,課題預期研究成果形式一般是A.專著 B.譯著 C.研究論文 D.研究報告 E.工具書 F.電腦軟件 G. 其他,但實際上,常見的比較容易得到認可的就是論文、專著和研究報告,其他類別可能很難說的清楚是屬于課題研究成果,也沒有固定的評判標準,所以,一般教師預期成果填寫的都是論文專著報告之類的。
中小學課題預期研究成果的論文必須是發表在期刊雜志上的,專著必須正式出版發行。不同課題的預期研究成果可以有不同形式,我們在撰寫課題預期成果時,一定要講清楚要有哪些形式的成果,預期發幾件,做到什么程度。課題預期研究成果寫的越詳細,對課題研究越有利。
本文由卓文著作網首發,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。
文章名稱:課題預期成果有哪些形式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8n46mna8.cnhttp://www.8n46mna8.cn/anli/keti/23738.html
相關閱讀
- 2025-06-26申報課題需要的材料明細
- 2025-06-23課題的審核要素
- 2024-03-01課題結題證書是一人一張嗎
- 2024-03-01課題分工安排
- 2024-03-01課題開題如何論證
- 2022-02-10課題申請書范文2篇
- 2022-02-09橫向課題經費報銷技巧
- 2022-02-09qc課題是什么意思
- 2022-01-27課題研究方案與課題開題報告區別
- 2022-01-27課改專題類選題推薦